景观设计
半岛景观设计师吴逸青:校园设计的创新与传承
半岛校园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场所,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设计中,吴逸青拥有丰富的经验,为中国与美国的大学设计了满足21世纪要求的新型校园景观。作为知名景观事务所Field Operations的景观设计师,吴逸青参与了众多美国顶尖大学的校园规划与景观设计项目半岛,包括普林斯顿大学滨湖校区(Princeton University Lake Campus),哥伦比亚大学曼哈顿维尔校园设计 (Columbia University Manhattanville Campus),耶鲁大学Sachems Wood 公园设计以及宁波东方理工大学(Easter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ingbo)国际设计竞赛。这些项目通过重塑校园公共空间,促进不同专业的学生相互交流,创造更多产生思维碰撞的机会,显著提升了这些高校中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教授、校友和邻里社区之间的社交互动和合作,让校园空间承载丰富的生活体验,并且为校园的碳中和,雨水管理等可持续发展措施。其中哥伦比亚大学曼哈顿维尔校区的校园设计, 普林斯顿大学Yeh & new west college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纽约分部设计奖(AIANY Design Awards)。此外,他与建筑师合作的爱沙尼亚塔尔图文化中心概念设计方案“Roots & Routes – Tartu’s Central park and Cultural Center”是Muse Design Awards Architectural Design-Cultural Gold Winner与A’Design Awards Landscape Planning & Garden Design Category Silver Winner,他设计的爱沙尼亚Peetri 广场景观设计方案“Maleväljak, Rethinking the Gateway of Estonia”获得了2024年Muse Design Awards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 Design Sliver Winner。
总结这些项目的经验,吴逸青认为大学校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首要目的是为大学中的使用者,包括学生,教授以及科学家,提供一个自由得学习交流的场所。这个自由的环境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组成:一方面,设计师需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大学校园环境也需要帮助大学生踏出舒适圈,将城市资源引入校园,为学生们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舞台,让学生能够发展出个体与群体的认知,从而融入社会。以往中国大学的校园设计普遍缺乏这样的认知,学校领导在选择校园空间设计时强调展示功能和形象,反而忽视了大学生在其中的生活学习的体验以及整体大学校园氛围的营造,导致新校园在短短几年内需要更新改造以满足使用者的诉求,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在新校园设计与老校区空间改造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让使用者满意的学习环境,塑造自由的学习空间成为了校园设计成功的关键。其具体方法是1.建筑的布局应该考虑围合空间,创造促进陌生人社交的公共空间;2. 校园设计要利用场地中的自然环境,将教育与自然结合,让学生有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3. 新建筑应该成为校园文化的延续,为使用者创造校园回忆。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的强弱社交联系理论,与社交核心圈以外的人形成的弱联系(weak ties)有助于信息在不同专业和不同阶层之间的传播,成为创新思维产生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理论,在普林斯顿大学滨湖校区(Princeton Lake Campus)的景观设计中,吴逸青专注于承载社交功能,促进弱联系作为公共空间的核心功能,创建了一个以教学建筑、创客空间、体育馆及校园餐厅等建筑环绕的庭院空间,作为整个校园公共空间的中心。这些建筑虽然功能各异,但在这里工作、学习及生活的人都可以在由草坪和座椅组成的公共空间中放松和交流,帮助他们建立潜在的联系。为了进一步活化这一公共空间,设计师还在此提供了举办各类活动的基础设施,支持普林斯顿大学在此举办产品发布会、创意市集等活动。
以校园核心为起点,吴逸青还结合各建筑的功能设计了丰富的庭院空间,这些小尺度的景观空间成为核心公共空间的重要补充,满足校园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创客空间的庭院是一个配备长条桌椅的铺装广场,学生可以在此利用户外空间搭建超大尺寸模型或进行设计原型测试。在宿舍区,安静的散步道和水景帮助学生进行冥想半岛,以减轻他们的压力。
在普林斯顿滨湖校区的奠基典礼上,Dr. Christopher Eisgruber 表示,滨湖校区将成为“世界级科学设施的潜在选址之地,使普林斯顿能够增强该地区的创新生态系统,并创造与非营利组织、企业和政府部门合作的学术机会。(potential sites for locating world-class scientific facilities, enabling Princeton to strengthen the region’s innovation ecosystem and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academic partnerships with nonprofit, corporate, and government sectors.)”
除了作为校园的空间枢纽,建筑围合而产生的庭院也是一个被保护,被定义的空间,可以成为学生在教室以外的能够享受放松的闲暇空间。吴逸青作为宁波古林职业高中的景观设计师,为建筑围合的5个庭院依据他们的专业,设计了5个不同主题的庭院,使其成为学生课外社交活动的中心。相对于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教育模式和需求更加多样化,不同的专业和功能之间需要建立紧密的联系和相对的独立。
吴逸青发挥其优秀的设计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为工艺美术专业、烹饪专业、园林景观专业、幼儿教育专业以及图书馆设计了自己特有的空间。比如烹饪专业的庭院里又一片一片的菜地,以有机的方式种植他们上课会使用的食材,让学生能更了解植物与食物的关系。同时庭院中还有共享餐桌,可以邀请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聚会,成为专业交流的桥梁。
通过这些庭院,吴逸青与建筑师一同创造一个兼具“沉浸”与“互动”体验的校园,一个身处其中就可以体会到人生各种可能性的校园,一个在探索中体验不同惊喜的校园。学生作为观众进入时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或看到的场景,所有的故事线和内容都是需要靠学生自我探索的。故事有着开放式结局,不被限定地开始或结束。这样丰富而有趣的设计让古林职业高中从几千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2024 ArchDaily 中国年度建筑大奖的决选名单。
伴随着实践经验的增长,吴逸青作为国际知名景观事务所Field Operations的项目设计师,与KPF建筑事务所, 奥雅纳工程咨询公司(Arup)合作完成了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并获得全球设计竞赛的第二名。吴逸青作为景观设计主管负责了校园景观设计,从宁波与水的共生关系中汲取灵感,以延展通达的水系为框架,打造与自然结合的多元滨水校园。校园的设计方案利用了场地复杂的水网,规划一座如同江南水乡一般的校园,并利用生态科技保障校园安全,为学生提供可持续,有弹性的滨水空间。在竞赛过程中,吴逸青利用从场地到水面之间的2.5m的高差以梯田式的多层湿地连接建筑与水岸,用如毛细血管一般的管网将这些雨水汇聚到台阶湿地之中,进行分级净化,最终成为景观用水,或通过进一步处理成为建筑中水。借助校园建筑与水景的丰富空间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办公,学习半岛,科研,生活区域都能与水景产生多样的互动。比如悬挑的建筑跨越河道,为下方的聚集空间投下一片阴凉,是夏季学生纳凉的首选。之字形的科研建筑中间围合了湿地,让在教学楼中学习的学生无论在建筑的哪个房间都能欣赏到窗外的美景。与自然结合的校园能打破现有中国校园无记忆点的问题,让校园成为学生人生中的独特回忆。
对比美国大学校园超过百年的历史,中国大学的校园大多建成与1949年之后。随着建筑进入使用阶段的末期,老旧校园的改造与翻新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让新的建筑与空间继承旧的文化与精神是新时代的景观设计师一直需要思考的问题。吴逸青负责的普林斯顿大学Hobson college景观设计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些参考。
普林斯顿大学校园设计需要服务与源自欧洲的书院制的培养体系,是普林斯顿大学最引以为傲的教学系统。它将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学生融汇在同一个生活空间之中,在书院与同学一起参加感恩节聚餐的场景,或者某次炙热的讨论与促膝长谈,都会成为校园回忆的重要片段。为了塑造普林斯顿独特的记忆空间,吴逸青以普林斯顿大学传统的院落,步行道,拱门组成的空间结构作为原型,在道路与建筑穿插之处有宏伟的拱门,为步行过程增加有趣的体验。在新材料与技术的帮助下,建筑底层布置了有大面积落地窗的公共空间半岛,成为一个透明的底座,实现室内室外公共活动的渗透。建筑的上层使用了与普林斯顿大学传统建筑一致的红色砖石材料,但是使用更安全的现代施工方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普林斯顿大学新住宿学院通过设计创造一个热情而包容的大学体验,一个日久弥新的校园记忆。
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吴逸青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经验,为校园规划与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思维与创新半岛。他的设计的校园空间促进了学术交流,也启发了更多人思考高等教育空间的可能性。